------------
第一章 神州乱
乱古时期,天分九天,地分十地!
九天分曰:乾坤天、无量天、五行天、宗动天、日月天、阴阳天、长生天、元化天、灵虚天。
十地分曰:神州大地、金星地、木星地、水星地、火星地、土星地、万族大陆、九千界、冥王大陆、混乱大陆。
神州大地。分有五洲,洲洲之间有无穷大洋,非巨轮,飞艇不可通行!
故事始于中洲!
许多人都在传说,十地之上有九天,九天之上有神仙。
这些传说一直在神州大地流传,它们流传的很广,也已经很久了。
九天遥不可及,神仙止于传说。
神州大地自开元至今,已经亿兆年。纪元之初,大地不稳,地震频发,天火降世,生灵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值有九天仙王怜悯众生,降临十地,以大神通稳固大陆,洒下仙琼,滋生万物。临走时又留下三千天书道劵,教人修仙向道,灵智不灭。
远古之事已是传说,神州进入乱古纪元。天下修道宗门林立,但以四种修炼方法为主流,仙道、魔道、妖道、鬼道。
初始时,万教百流各修其道,尚能相安无事,甚至常有交流。但终究道不同不可相谋,尤其以修者最众的仙魔二道为最,修仙者讲究德被苍生,立大功德,以此感动九天神仙,得升仙道,所谓功德圆满,自然成仙。魔道却完全相反,一味索取天地万物精气,甚至吞
噬生灵,以其它生灵精血壮大自生,只求强横力量,破碎虚空,登临九天。至于妖道和鬼道,多是仙魔二道的附庸,不可与二者同日而语。
乱古中期,众派以仙魔二道为首,爆发旷世大战,山河破碎,江海倒流,大地一片凄然景象。最终仙道惨胜,以长生剑派为首的仙道各派及一些附庸流派获得神州大地的控制权,魔道被迫隐入万万大山深处,或者海外诸岛,或者北荒沙漠苦寒之地。
修道者可以千年不老,万年不死,拥有超越常人亿兆倍强横力量,御风飞行,逍遥天地。
凡人对魔道总是充满了畏惧,对仙道总是充满了向往。凡人不知神仙,具以为修仙者就是神仙。
亿万年来,但凡修仙者现身之处,无不是神州之上的灵宝俊秀之境,每一次传闻有修仙者现身之地,便会有许多人去寻找仙人的足迹,如此传闻,向来都以天神山为最,因为天神山正是长生剑派宗门所在。正因如此,引得无数不畏艰险之人,前往天神山绝顶,祈求
能拜入仙人门下,从此过上千年不老,万年不死,任游天地的神仙日子。然而求仙之人虽是多不胜数,但终究仙缘遇合艰难,并非天下人人均可修仙入道。因而多半只是失望而归,更有甚者便在那残酷的仙道考验中枉送了性命。天神山众仙也是给前来求道者设下了各种
人间少见的困难险恶,以试探前来求仙者的勇气,智慧,诚心。虽然也有那种因为某些机缘巧合而不必经受考验便可收录门下者,却也仅仅是星沙一粒,所以求道之人虽然众多,但能通过诸般考验,真正拜入仙人门下者却从来极少。
在千万年间,长生剑派领袖群伦,集聚天下更多有天禀异赋之人,声势益发壮大,实力早已远远胜过其余教派。幸而长生剑派门规极严,收徒又最是严谨,因此派中之人大多是虔道正直一流,他们虽然剑术奇妙,道行高深,在降妖除魔之时也是多建奇功,但都只为
天下苍生谋福,却并不挤压其它门派,因而那些年间,天下仙道昌盛,魔道消亡,在诸大正派领导的正邪大战中,无一不是仙道大捷,历十万年,终于将魔道诸派尽数逐出神州大地。那些厉害的妖魔见神洲已无容身之处,也都藏匿到蛮荒重山之中,不再出世。
然而不知何故,三千年前,天神山突遭变故,原本冠绝天下的琼楼玉宇一时俱毁,派中弟子也悉数消失,偌大的一个长生剑派竟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关于这段奇事,也有人说长生剑派之毁灭并非他人所为,而是被一个绝世的大邪魔所灭,也更有些荒谬的说法,说
长生剑派自己故意毁坏,只因他们功德圆满,全派俱受神仙感召,已经飞升至长生天仙境去了……
如此历经多世,关于长生剑仙的故事已是传说,也传得更加荒谬怪诞了。
神州大地自从长生剑派覆灭之后,天下群龙无首,众修仙流派各不相服,并起争雄。中州之地,虽然五行仙宗趁机占据天神山,自诩正统,但根本无法控制其它各大宗派。三千年来,各宗派力图发展,益发兴盛,只是这些门派对弟子收录的要求却绝无长生剑派之严,各派为争天下第一之名,均大肆收录徒众,一般只要是资质上佳者,多被收录,如此一来,便使得在这诸多修剑者中,贪恋世间繁华,名利的剑客日益增加,于是,原本极少在尘世行走的修仙者也一时之间多了起来,为争名夺利,使得各门派纠纷鹊起,相互仇杀,因此沦落魔道,丧心病狂者,更是不可胜数。
三千年来,由于修仙者的干预,人间王朝更替频繁,世间秩序混乱,又值各派纷争日多,相互仇杀斗法,各派精英死伤极众,使得原本盛极一时的仙仙各派竟慢慢衰落了。于是,当年被仙道所驱逐的招司,朱炎,轩辕,穷山等魔派开始有卷土重来之势。不过千余年时间,魔派势力大起,招司起于丹霞。朱炎在地肺群山大肆招收徒众。轩辕派教主长生子更是在东仙源将名闻天下的剑仙林治之追杀于北海之滨,便以东仙源为基础,开山立派。穷山派自教祖穷神在万年前为五行仙宗掌门木圣人击杀于蛮族群山后,便已四分五裂。然而
不知为何,就在此时,一个自命为穷神传人的大魔头横空出世,重新统一穷山分裂的诸派,定根基于南疆十万重山,扰乱天下。其次还有许多那些原本教众早已被诛杀殆尽,流落四方蛮荒之地的各小魔派也趁着天下大乱,妖鬼肆虐人间之际,开始现身神州大地,占据名山,广收徒众,意图报当年仇耻,欲使天下以魔道为尊。
幸而在此魔长道消之时,开始有许多修仙者醒悟过来,他们寻求仙道,试图重新封印妖魔,扫除魔道,振天下之浩气,然而此时魔道已然猖狂,正派赢弱,要除魔卫道无异登天之难。何况今日的天下仙道大派之中,除当年元天圣人所创五行仙宗因门规甚严,收徒谨慎,因而入魔之徒较少,依然根基稳固之外,其它诸派均已陷入艰难之境,自身派内纷争之事尚无暇顾及,更无力谈甚降妖除魔。至于当年威震天下的华山仙门,长白剑派等盛极一时的修仙门派,如今几已沦为魔道,与仙道为敌,祸害苍生。
------------
第二章 古遗民
中州南疆。万万大山外围。
武陵郡境内,有一处名唤桃源村的地方,此处位处群山之中,为世人所不知。此村人口甚少,不过千百来人,据说其祖先乃前朝乱世之时,为了逃避战乱,偶然进入此地,见此处景色秀美,兵火不达,故定居于此。又因为山中与外界并无路径相连,要想外出,必然
要经过那千百重险绝大山,路途艰险,且山中多虎豹猩熊豺狼巨蛇,常人无法通过,千百年来,当年入山之路已然为林木埋藏,因而桃源村人也并不出山,与世隔绝,至今已不知历多少年,更不知山外之事。只有当年其祖先留下的那些关于外面世界的故事尚在流传,但
这些传说只是老人们饭后闲时讲与孩子们听的故事,但一直以来村中人乐于安逸,居住在这宁静的世外之源,并无多少人会想去追寻外面的世界。
然而世间偏偏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有许多奇异的梦想,也对未知有更多的好奇。他们会为了揭开那些未知的好奇,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这段传奇。
在桃源村西南有一数十里方圆的湖泊,此湖由群山积凹而成,千万年来,万物进化蜕变,使得湖中水族昌繁,产物甚丰,因而捕鱼也成了村中人最主要的生计。
村人以为此湖乃上天恩赐,故名之天赐湖。
湖的近北处住有一户人家,家主姓秦名义山,乃是村中的第一条汉子,据说他力大无穷,还练有一身祖传武艺,曾独自一人徒手杀死过猛虎。正因为如此,他才娶得了村中最美丽的女子,村子首领商仲的女儿,商明月。
秦义山成亲不过一年,便得一子,得名千叶,字紫木。据说当初秦千叶出世前夜,商明月曾得一梦,梦见自己在天赐湖中沐浴之时,闻得一声巨响,便见湖中心突然冒出一棵百余尺高的紫色巨木,不能知其名,树上细叶丰密,全是血红颜色,转眼之际,只见千万红
叶瞬间坠落,密集如雨,顿时天地一片血红,商明月素来胆小,不能见血,此时见到到漫天血似的颜色,立时一惊,不由醒了过来。
当下只觉心口堵闷,腹中疼痛无比,原来是孩子正要降生了,于是只觉梦境奇特,便以此替孩子取了名字。
秦千叶自小十分聪明伶俐,在义山夫妇教导之下,懂礼谦让,得到村人的喜欢赞叹。
可惜此时却发生了一件极为悲惨的大事,在他十岁那年,秦义山在一次上山打猎中一去不返,据那次同去之人中所言,竟说是已死于猛兽之口,也有说他是追捕猎物时失足跌下了万壑崖,却也有传言说他未死,而是去了山外的世界。义山失踪半年之后,商明月望夫
久久不归,知已无望,想起这些年夫妻两人恩爱无比,誓要白首,不料转眼之间却只剩得自己孤零零的一人,心里好生悲切。
终于有一天,商明月受不住心中煎熬,趁着大伙不曾留意,偷偷溜上山,从万壑崖上跳了下去,随夫殉了命。
自义山夫妇相继亡故之后,秦千叶成了孤儿,由其外祖商仲带养,商仲虽是桃源村首领,受人尊敬,但膝下却只得一女明月,如今殉情随夫,令商仲倍感伤痛,正因为如此,商仲对秦千叶尤其钟爱。
然而秦千叶却让商仲无法放下心怀,自从秦义山夫妇去世后,他发现在这个只有十来岁大的孩子眼中,竟多了一种连成人都无法理解的深厚。刚到商家那些日子,秦千叶居然没有流泪,他只是常常对着那些虫鱼鸟兽说些别人不懂得东西,要么就莫名的看着天空发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35
1636
1637
1638
1639
1640
1641
1642
1643
1644
1645
1646
1647
1648
1649
1650
1651
1652
1653
1654
1655
1656
1657
1658
1659
1660
1661
1662
1663
1664
1665
1666
1667
1668
1669
1670
1671
1672
1673
1674
1675
1676
1677
1678
1679
1680
1681
1682
1683
1684
1685
1686
1687
1688
1689
1690
1691
1692
1693
1694
1695
1696
1697
1698
1699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