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楔子

    旌旗飘扬,人欢马嘶,一彪长长的队伍,在山林深处穿行。

    队伍最前面一匹白马,骠肥体壮的,一看便是好马。马鞍端坐一人,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对襟盔甲红光闪闪,暴眉细眼,嘴阔颔宽,左脸一条长长的刀疤,从眼角直划到嘴角,皮肉翻滚如浪,神情很是恐怖。

    他手拎一把精钢长槊,约有丈二长短,枪头红缨被山风吹得四散飘扬。

    队伍正加速急行。

    由远而近驶来一匹快马。马蹄嗒嗒暴响。不知名的一群鸟儿被惊得从密林腾空飞起,转眼不见了踪影。快马载一名少年大头兵,来到刀疤脸身边,滚下马鞍,双手环抱过额头:“报‘知世郎’,前方五里处即是章丘县府了。”

    被唤作“知世郎”的首领,长槊高举,大吼一声:“无向辽东浪死歌!起!”

    队伍齐声高唱:“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半天,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歌词大意是,长白山下有个叫知世郎的人,本生于穿绸裹缎的富贵人家,不甘心被隋炀帝征兵去攻打北方的辽东,作无谓的牺牲,便横槊起义,要把天给捣翻,让日月也失去光辉。跟着知世郎的人衣食无忧,即使官军来了,我们也毫不怕死,被征辽东也是死,还不如起义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命由我不由天,纵使马革裹尸血流干也在所不惜。十万役兵高声齐唱,豪迈的歌声很是雄浑激昂,激励人心,透着大畏的战斗精神!

    大业七年,山东河南大水,隋炀帝不顾巨子苦劝,征发山东河南百万役夫,为大隋攻打高丽的府兵队伍运送粮草。被征发的民众,伤亡十之七八。天灾**使民众苦不堪言,民怨载道,怒气冲天。

    齐郡邹平人王薄聚众反抗暴隋,与孟让起兵于长白山。不堪兵役之苦的百姓云集投奔,队伍迅速扩大到十万人马。现在他率领队伍攻打临近县城章丘,务求速战速决,方便拿下章丘以后,有所依据,好与隋兵长期周旋。

    新书上传,粉嫩粉嫩,求养肥计划!!!
------------

第001节 石头惹祸端

    章丘县,城墙巍峨,每隔几丈便有一个箭楼和了望塔。[千千小说]

    章丘城外沟渠纵横。南部山区高约千米,中间沃野千里,而北部低洼多水,黄河和小清河是境内最大的两条河流。

    负责警哨的斥候,手执武器站在了望塔内,闲得不知道干什么好。忽然发现远处山坡上旗帜飘扬,紧接着一支队伍出现眼前,漫山遍野的潮水一样,黑压压向城下迅速攻来。

    斥候头头大惊失色:“糟糕!有敌情!”

    提前准备的木炭,堆放在哨岗旁,他们慌忙抱过来,把木炭点着。木炭烧到旺盛时,折一些青枝绿叶,打来一大堆绿草,盖到炭火上面。

    新鲜草叶和树枝水分大,很不容易烧着,再加上一些牛粪和狼粪,保持烟不分散,便腾起一阵浓浓白烟。浓烟如一条狰狞巨兽,曲折蜿蜒城墙上空。

    附近县城的府兵们见到浓烟升空,知道章丘城遇到敌情了,或快马加鞭赶来救援,或提前布置兵力做好防备,不致被突然袭击的义军打得惊慌失措。

    这就是传说的“烽火狼烟”。

    约半个时辰,章丘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上空,都腾起一股浓烟。大概知世朗出兵迅速,将四个城门都围了起来。看阵势势必要将章丘城一举拿下。

    狼烟滚滚之时,早有一名府兵一路连滚带爬,跑去县衙内给县令报信。

    见府兵惊慌失措,县令陆离儿脸色一沉,怒道:“为何慌慌张张?不成体统!”

    府兵战战兢兢,单腿跪地,抖声回说:“启禀明府,知世郎带领大军,已攻到章丘城下,还请明府定夺。”

    “啊!”陆离儿晃了晃,手扶门框才稳住身体,强作镇静问:“贼军来了多少?”

    “禀明府,县城四门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正埋锅造饭,看攻来的形势,约有十万人马,一定会在晚上攻城的。”报信的府兵回话时声音响亮,这会已经镇静下来,没有刚进门时那么紧张。

    紧皱眉头,陆离儿朝外猛然一挥,催促报信的府兵:“来得太突然了,我们毫无防备,快传县尉、县丞到府衙议事,不得有误!”

    陆离说到最后,声音也抖成一团。事发突然,城内府兵被圣上征调十之七八,去攻打辽东了。现在贼军围困章丘,城内兵员不多,粮食也缺乏,一旦开战,城池就危险了。

    报信的府兵答应一声,一溜烟跑出府衙,去给县丞和县尉报信去了。

    这个时候,许多普通百姓也得到消息,已经乱作一团。有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跑的,有捶足顿胸叫苦不止的,也有蠢蠢欲动潜出县城准备投靠知世朗的。

    高高的县衙围墙外,有五六个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仍然兴致勃勃玩着扔石子的游戏,看谁扔得远扔得高。

    一名身量比他们稍高,看上去有十四五岁的男孩,不知从哪钻出来的,来到他们身边。他捡起孩子们的石子,没头没脑使劲一扔,不料却把石子抛入县衙内。他嘴里还说:“找死啊!还不赶快回家,县城快被攻破了!”

    县衙内突然传来一声怒吼:“谁扔的石子?真是狗胆包天,快给我拘唤了来!唉哟!”

    几个孩子拉拉扯扯的,扯住那名大男孩的胳膊不让他走。“大坏蛋!你赔我们的石子!大坏蛋,你赔!”

    眨眼功夫,县衙内闪出几名如狼似虎的府兵,来到孩子们身边,不由分说,把几个孩子夹在胳肢窝里,甩开大步回转县衙。

    “放开我!你们凭什么抓我!”年龄稍大的男孩,虽被掳在怀里,脸上仍没害怕的表情,反倒十分平静,在府兵怀里不像其他孩子哭闹挣扎。

    “这话你留着和明府讲吧,我们也是奉命行事,由不得你到处撒野。”一名身材高大的府兵,把那孩子夹得更紧了,说话间来到县令陆离儿面前。

    “跪下!”府兵如狼似虎把孩子们纷纷按在地上。

    孩子们正是绕父母膝下顽皮撒欢的年龄,哪见过这种阵势,吓得哇哇大哭,鼻涕和眼泪把稚嫩的小脸蛋抹个满堂彩。

    只有年龄稍大的孩子,一点也不害怕,冷傲挺立原地,打量府兵会折腾些什么。

    府兵们侍立两旁,中间坐一中年官员,身形微胖,一只手紧紧捂着额头,手缝流出鲜艳血迹,不住的??杲型础?p>  大些的孩子心里一怔,心说坏了,坏了坏了,刚才扔出去的石子,怎么就把他给砸了!这下闯大祸了,倒了霉了。他的眼睛飞快转动着,显是想着应对的方法。

    一名府兵在这名孩子小腿踢了一脚,他没有提防,腿一软就跪了下去。

    刚跪到地面,孩子用手一撑,又从地上挺身起来,拍拍沾的少许灰尘说:“无缘无故干吗下跪?”隋唐时期百姓见官并不需要下跪,这些府兵也就是欺负他们还是孩子,故意侮辱他们才这样。

    陆离儿听了,对府兵吩咐:“算了,他们还是些孩子。”他手捂伤口,蔑斜眼睛打量面前的孩子们,用威严的声音问道:“刚才的石子,是谁扔进县衙的?”

    孩子们一听,齐刷刷看向大些的孩子,嘴里抽抽噎噎的,只是不敢说出来,他们都被吓尿了。

    见所有的孩子都指证自己,大孩子还是不慌不忙,沉着说道:“没错!石子是我扔的。可隔着那么高的院墙,我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明府站的地方不对,纯属巧合,纯属误中,如有雷同,切莫当真!”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108 27109 27110 27111 27112 27113 27114 27115 27116 27117 27118 27119 27120 27121 27122 27123 27124 27125 27126 27127 27128 27129 27130 27131 27132 27133 27134 27135 27136 27137 27138 27139 27140 27141 27142 27143 27144 27145 27146 27147 27148 27149 27150 27151 27152 27153 27154 27155 27156 27157 27158 27159 27160 27161 27162 27163 27164 27165 27166 27167 27168 27169 27170 27171 27172 27173 27174 27175 27176 27177 27178 27179 27180 27181 27182 27183 27184 27185 27186 27187 27188 27189 27190 27191 27192 27193 27194 27195 27196 27197 27198 27199 27200 27201 27202 27203 27204 27205 27206 2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