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01章 流血的梧桐树
阴阳师,起源于古老华夏的道家,却又脱身于道家成为一独特而神秘的派别,通阴阳,勘风水,知吉凶,测生死,世间难见其踪。[]他们不同于修身养性的道士,不同于堪舆风水的阴阳先生,能称得上阴阳师的人,必有师承,且都是真真正正有大能耐者,若世间奇人同聚一堂,凡有阴阳师者,不论长幼,必首席高坐。
而我,就是一名阴阳师。
我叫王阳,今年十九岁,就读于北京的某所大学,住的是北京东四环外的地下室,虽然我是一名阴阳师,但是从表面上看来我和一般的大学生并没有多大区别。
说起我成为阴阳师的经历,的确是有些离奇,离奇到我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
我出生的地方位于苏北地区一处偏远而古老的山村,名叫王家村,在我六岁以前,王家村一直都是祥和而宁静的,起码表面上看来是这样,但是我六岁那年,村里忽然来了一帮人。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王家村就再也没有过一天安宁的日子,诡异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
而这些诡异事情的源头,来自于一棵树,一棵古老而遮天蔽日的梧桐树。
这棵梧桐树生长在王家村的村头,树干高大而粗壮,要四五个大汉才能合抱过来,它的枝桠张牙舞爪地伸向天空,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会在王家村投下一片巨大的阴影,令人望而生畏。
这棵梧桐树到底活了多久没人知道,我只知道小时候爷爷就跟我讲,他在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他的爷爷就跟他讲关于这颗梧桐树的故事了。
一百多年以前,慈禧太后命令天下所有道观的道士为她猎杀凤凰做凤凰裘袄,有人谏言说,天地间只剩下一只凤凰,凤凰是神鸟,杀之将引起邪气骤增,进而导致天下大乱。
慈禧太后不信,执意要杀凤凰做袄,并且拿这些道士的师门和家小作威胁,数百位道士无可奈何,只得追寻凤凰遗迹,将它寻出并且射伤。
凤凰逃亡,一路南飞,七天七夜后,筋疲力尽的凤凰落在一棵看上去很老很老的梧桐树上,这棵梧桐树正是我们村头的梧桐树,凤凰啄断几根梧桐树的树枝,垒在自己身下,从嘴里吐出几口像是火星一样的光团,不一会梧桐树上面就开始冒烟并且传来火光。
可谁知就在此时,天空忽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大雨浇灭了梧桐树上的火光,没过多久,追杀凤凰的那群道士也赶到这里,将受伤的凤凰重重包围。
凤凰见逃不出,咕咕地向天上叫了几声,有几个道士发现不对劲,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一道惊雷直劈到凤凰身上,等众人再抬起头,树上哪里还有凤凰的踪影,只剩下一片燃烧殆尽的火光。
那凤凰强行引来了自己的天劫,自杀了。
凤凰死后没留下任何翎羽,慈禧太后大怒,笃定自己被骗,她将那些赶回去复命的道士和他们的师门家小全部砍了头。
而那些并未回京朝圣的道士中,有一人不知为何缘由留了下来,并且在我们村后的山上盖了一座道观,取名太阴观。太阴观现在的主人就是当年建观之人的儿子,也就是我后来的师尊,这里就不多说了。
话说王家村因凤凰传说的传开,所以也有很多人管王家村叫落凤村。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村子开始逐年干旱,常年无雨,原本大好的山村水乡变成了旱地,村子周围的几条大河和白石山泉也在百多年的时间里快见了底,全村人就靠着离梧桐树不远处的一口老井过活。
梧桐树和凤凰的传说是真是假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爷爷从来不让我到这棵梧桐树下玩耍,甚至连靠近都不行。
爷爷说,当年日本侵华时期,一名日本军官就看上了这棵梧桐树,他命令手下砍伐梧桐树给他做床板,梧桐树做的床板不仅延展性好,材质很轻很有弹性,而且散发香气,有助于睡眠,尤其是过了百岁的梧桐树,那梧桐木的香气闻久了更能医治百病。
可由于这棵梧桐树太过巨大,需要四五个汉子才能合抱过来,当时的工具还没有可以将这么粗的树锯断的锯,这名日本军官命令八个日本士兵以钢刀砍树,谁知就在当天,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
其中一个日本士兵费了半天功夫砍破梧桐树的树皮,那破开的树皮中竟然渗出了一点血,血不多,但是却很腥,八个日本士兵吓傻了,咋中国的树还流血呢?
这八个日本兵之中有一人是跟在日本军官身边的文艺兵,会说中文,看到如此诡异的情景后让其他人停止砍树,并且向王家村的村民询问有关这棵树的事情,在听到王家村的村民告诉他这棵树是神树之后,这名文艺兵回营地告诉了那名日本军官。
日本军官听了文艺兵的话,很不以为然,他把王家村的所有村民都叫了过来,说也就只有中国才会搞这些封建古旧的东西,他说他历经大大小小的战役几十次,身上到处都是枪伤和刀伤,这都没能要了他的命,一个破村庄的一棵破树能奈何得了他?
于是日本军官亲自上阵,挽起袖子,真就提着把钢刀一五一十地砍起树来,他将梧桐树的根部砍出一个巴掌大的缺口,直至鲜血直淌,淌得满地都是,那鲜血里面还散发一股焦糊的味道。砍到这里,日本军官抬头冷笑了一声,说所谓的神树也不过如此,只有他们大日本帝国的天皇才配称之为神。
这名日本军官说完话后,眼睛和鼻子就开始冒血,他旁边的一群日本兵也同样如此,惊恐大叫亦无济于事,几乎是片刻之间他们就鲜血流尽,成了干尸。
而王家村的村民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日本兵的惨死,从头到尾也没人劝过一句。
后来驻扎在镇上的日本军营里的另一名军官听说了梧桐树杀人的事,就带着一名穿着打扮很怪异的人过来调查,那人头戴高帽,没有眉毛,手里拿着铜质罗盘围绕梧桐树转了两圈后,忽然吓得瘫倒在地,而后向后猛爬,速度比兔子都快。
第二天,日本军官和那个被吓跑的人又回来了,都带着小鬼面具,远远地对着梧桐树拜了几拜,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后来,有人听见两个会讲中国话的日本兵私下讨论说,那个带高帽的人是他们的国师。
自从听了爷爷讲的这个故事,梧桐树就成了我的阴影,之后的日子里,每次放学经过村头的时候,我都会刻意远离那棵梧桐树,甚至连看都不敢看它一眼,生怕有什么东西会从遮天蔽日的梧桐树上蹿下来将我捉去吃了。
我们村的人对老梧桐树是既敬又怕,有人将它奉为神明,逢年过节还会弄些祭品放在梧桐树下,有些人则怕它如鬼,恨不得哪个胆大的把这棵吓死人的老树砍了。
大包干制实施后,有几家包产到户的乡亲发了财,发财的当年就举家搬到了县城,他们中的一人搬家的时候还跟别人说:“等下开拖拉机不要走村头经过,我怕那棵树惦记着。”
这棵老梧桐树历经几百年风雨不倒,可以说是我们村的象征,日本人来没人敢将它砍倒,文革时期破四旧的红卫兵也没人敢将它砍倒,可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就在我六岁那年,适逢农村土地改革,房屋拆迁,道路整顿,敢将它砍倒的人终于来了。
灾难也终于来了。
------------
第002章 树中凤尸
敢来王家村砍树的人不是旁人,正是隶属于县政府下属机构所管辖的拆迁队,且是赫赫有名的第一拆迁队,号称是无物不拆,无户不拔。
那天我午睡刚醒,懵懵懂懂地顶着烈日一边吃着院子里母亲给我切好的西瓜,一边逗弄着裤裆里直挺挺的小**。
忽然爷爷的声音从院后远远传来:“妈了个巴子的,哪棵树不能砍,非要去砍那颗树?!”
“村长已经在村口把着了,他让我快点把王书记您叫过去,晚了可就来不及了,那些人可都是带着家伙事儿的,真要下手,三五分钟就能把树砍倒喽!”听焦急的说话声应该是邻居家的三子哥。
“他娘的!”爷爷一听这话明显急了。“还愣在这干什么,把那几个平常惹是生非的崽子都叫上,晚了可就要撂挑子了!真是怕哪茬子就来哪茬子,我就说前天乡里开会领导说话怎么不对味儿!”
爷爷说完就端起他的大烟杆子出了门,经过我们家门口的时候,特意地咳了一声,我听到爷爷的暗号,囫囵吞枣地把手里的西瓜啃个干净,偷溜溜地往堂屋里看了一眼,见母亲还在睡觉,偷摸着钻出门,哈哈大笑地跳腾到爷爷的背上。
爷爷是咱们王家村的村支书,名叫王道生,过完年刚好六十岁,是村里少有的经过红卫兵时代的读书人,连续任了几届的村支书。爷爷在任的这些年,村里就再也没有人像早些年那样饿死过人,乡亲们的日子也慢慢充实起来,因此他颇受乡亲们的爱戴。
但是爷爷最让人敬佩之处却跟他村支书的头衔没太大关系,而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土医。
所谓的土医就是乡村土医生,若是在古代是叫赤脚郎中,讲究的是一根针一把草治百病,我爷爷早年靠着自学的小半本《本草纲目》走天下,看好过不少疑难杂症,也学了不少偏方土法,给村里人看些小病小灾的从来都分文不取,比如谁家孩子夜里啼哭不止,谁家孩子一天到晚眨巴眼,或者谁家孩子掉了魂之类的。
爷爷背着我一路小跑,还没到村口就看见那棵遮天蔽日的老梧桐树下边已经站满了人,一边是城里来的拆迁队,一边是王家村的村民,年事已高的村长站在两拨人马中间苦劝不下,见爷爷背着我过来,连忙唤道:“王书记,你可算是来了,赶紧劝劝他们吧,这树砍不得!”
“怎么不能砍?无论是县里的文件还是施工的图纸,这棵树都必须要砍掉,你们跟我讲这是棵有灵性的树,灵在哪里?要是真有灵的话现在让它跟我谈谈,它要是说不能砍,我立马掉头就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17
2118
2119
2120
2121
2122
2123
2124
2125
2126
2127
2128
2129
2130
2131
2132
2133
2134
2135
2136
2137
2138
2139
2140
2141
2142
2143
2144
2145
2146
2147
2148
2149
2150
2151
2152
2153
2154
2155
2156
2157
2158
2159
2160
2161
2162
2163
2164
2165
2166
2167
2168
2169
2170
2171
2172
2173
2174
2175
2176
2177
2178
2179
2180
2181
2182
2183
2184
2185
2186
2187
2188
2189
2190
2191
2192
2193
2194
2195
2196
2197
2198
2199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2211
2212
2213
2214
2215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