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中国只剩下了六个人

    公元2775年,地球已经成了一颗千疮百孔的行星、满目疮痍。而几百年前的那一张张地球照片:绿水青山、雾霭轻环、霞光满溢。正是靠着那一张张五彩缤纷的图片,填补了几代人类一片灰暗的记忆,使得眼前这颗除了黑灰毫无其他色彩的地球,看起来有了那么一丝丝的生机,有了那么一点点叫做“希望”的东西的存在。

    420年前,地球最后一片绿色和大海告罄。各国政府首领带着自己忠诚的下属、带着各国所有的资源、带着各国所有的科研成果,乘坐着星际飞船,永远地离开了地球,寻着了另外一颗可以完全替代地球的、资源丰富的、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

    那么,各国剩余的人,在当时,该有多少?每个国家还剩95%的人,也就是每个国家的所谓的“穷人”。可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星球,为何一个国家竟然会有95%的穷人呢?不是应该贫富均匀了吗?不,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垄断,就会随之出现,并且,愈演愈烈。资源,掌握在个别人手中;财富,也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那么,不管贫富,都是一个国家的财富,为何会被舍弃呢?因为,机械化的一条线产业,已经没有劳动力的需要了。相对于需要吃喝拉撒休息的穷人而言,只需要些许的维护就可以无休止工作的机器人,更加符合剥削阶级的利益。穷人,除了供政界、富豪偶尔的善举以及形象需求,已经没有其他存在的意义了。甚至于,许多新闻报道已经直接宣称:穷人的存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早在2300年的国际会议上,就有代表建议,将穷人全部移民到附近星球,再偶尔送些工具过去,给他们开拓新疆的任务。如此一来,既解决了过剩的人口问题,又将自己站在了道德的最高点上。这项提议的出现,获得了一致的赞成。不过,后来考虑到地球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被舍弃,没有必要浪费那么一大笔资源在这些穷人身上,这项提议也就被无限期搁置下去了。

    四百多年过去了,地球上被遗弃的人,靠着超强的适应力以及个人毅力,在早已一无所有的地球上,依靠着那星星点点被遗弃的资源,顽强地存在着。如今,每个国家剩余的人口,已经不足百人,每个人都是瘦弱矮小、全身黝黑、满脸的茫然绝望。几百年了,人造氧的机器因为失去维修保养,在不断地减少氧气输出的过程中,终于坏掉了,只能偶尔不定时地输出少量的氧气。现在剩余的氧气,已经不足一个月的量了。知识,从来都不是掌握在穷人手中的,是富人用来改善自己生活、提高自身地位、以及对付穷人的武器。

    那些年老的、体弱的、已经实在不愿意再熬下去的人,都选择了将活下去的希望让给了别人,他们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时候,活着,或许已经不是一种幸福;同样,死亡,也不一定是一种痛苦。死去的人,因为不用再忍受煎熬,从而得到的是解脱,也得到了他人的感激与怀念。而活着的人,却不得不忍受日复一日的饥饿与口渴、氧气稀缺地窒息般的痛苦。可是,活着的人,已经失去了自杀的权力,他们要替一代又一代死去的人守着那莫须有的名为“希望”、名为“公平”的东西。或许明天,我们就可以吃饱穿暖;或许明天,我们就能够得到与其他人一样公平的地位与机会。

    可是,对于这些已经完全没有希望、甚至于一觉睡下去后就不一定能够醒过来的人来说,这两样东西,真的存在吗?

    或许,这样的东西,只能够存在于幻想中。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吧!

    位于中国莽冉省的孙希然,昨天刚过了自己的86岁生日。全世界所有幸存下来的人中,她是最长寿的,也是几百年来,活的最长久的。除了孙希然之外,其他人,年岁最长的,也不过23岁,很多新出儿,还没有来得及学会吃妈妈的一口奶,就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夭折了。

    马路自动传输运转如常,没有人的时候,马路静止不动,人一旦到达马路上面静止不动,马路就开始自动缓慢前进。马路两个方向都分为四个档位:缓慢、匀速、快速、急速。按照自己的要求,选定。每条马路边,隔2000米,就有个供人上马路的平台。站在平台上,只需踩下地面上前面一长排的按钮中的任意一个,你的面前就会显示出一个数据光屏。自己选择目的地,选择好档位,选择好中转路线,然后你的脚下就会自动升起一团银绿色数据光团,将你送到相应的马路上去。因为马路是使用最为频繁、也着实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所以,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套完全可以自动维修保养的机械流程,花费巨大。也是现如今可以使用的不多的科研成果之一。

    孙希然站在缓道上,马路自动识别了她的年纪、分析了她的身体状况后,为她数据化了一张座椅,待她坐好后,自动为她系好安全带。孙希然羡慕地看着周围竖着数字栏杆的人们,尤其是急道的人们,回忆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在自己灰色的记忆中找了半天,越过那些又冷又饿又绝望的记忆,终于找到了与马路有关的。想了半天,却不由得苦笑了起来:自己从第一次上马路,就一直是坐着的,从来没有站着过:身体状况实在是太差了。随时可能死掉的身体素质,每次座椅都如今天一般浮现出警告的红色,哪有站着过?!再仔细看看周围站着的人,尤其是急道的人们,每个人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微笑:幸福,充满美好。原来,都是选择在急道上带着不该有的希望和幻想来结束自己苦命的一生的人。也好,几百年前,不是有幸福摩天轮的说法吗?现在早已经没有幸福摩天轮这种东西的存在,就在急道上幻想吧。幸福,定格在了他们的脸上。

    将视线转移到周围的建筑物上:这里是贫民窟,满目的暗朱红色。居民楼高达1650层,一楼统一是各种商铺,提供居民的生活必需品。楼房紧靠着楼房,彼此之间的距离不过20米,还是最宽的地段。除了顶楼,其他楼层常年不见阳光。

    孙希然记得自己小时候,听老人们说,他们也是听了他们的老人说的,一代传了一代的说法:那时候,富人们还没有离开,每个地区的穷人代表会按月去政府领取富人们资助的生活必需品,领回来后,放在一楼商铺,有谁需要,自己领取,不需要交换,不需要购买。正是因为物品的稀缺,一个人多用了,就会有很多人没有的用,大家互相照应、互相看管,紧紧凑凑的,也够生活了。

    现在?商铺的物品在富人们离开百年后,无论大家怎么节约,也早已消失殆尽。每天,每个人,到每间屋子、每个角落,去寻找有没有被遗漏的东西、去寻找有没有新生的植物、去寻找有没有新发现的动物。偶尔,在潮湿的角落发现菌菇,就够一个省的人们解决了一个月的营养问题:将那不多的一把菌菇扔进一口大锅里,熬好汤后,每天取一勺子,加入每天每人所应分配到的一杯水中,补充营养。而如果,能够发现一只蟑螂、一只老鼠,那么,这个省的人,就可以傲视其他省份甚至国家:有荤了。

    转过弯,收回了思绪,孙希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富豪区。

    与贫民区不同,富豪区是一家一栋别墅,三层楼,每层五到八间房,按照各人的经济能力购买,每人还配有一辆汽车,那种穷人只能在电子显示屏上看到的物品,每栋别墅还有从百米到千米的草坪,也是按照各人的经济能力购买。

    穷人与穷人,反正都已经穷得要命了,也就没有区别了。可是,富人却不一样,钱多钱少,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品质以及社会地位,涉及到脸面问题。

    等到孙希然到达目的地,已经有几个人在这一片小区寻找食物与水源了。

    看着眼前沉默寻找的人,孙希然叹了一口气:人,越来越少了,这里还有七八个人,今天只剩五个人了:要知道,这可是整个中国所有的人口了。

    每天,大家都聚在一起寻找食物和水源。互相照应,互相帮衬着。

    孙希然也弯着腰慢慢地寻找着,每个碰到她的人,都用茫然的眼神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就离开:长寿,总象征着好运,大家都希望能够活这么长久的孙希然,能够找到他们其他人所没有找到的东西。

    草坪依然是荒芜的,下一茬青草还得等到明年春天,这个冬天,可实在是太难熬了。

    望着眼前几个黝黑瘦小的同伴,孙希然叹了一口气:哎,明天,还能剩几个。

    弯着腰,捶了捶背,孙希然忍住晕眩的感觉,待眼睛又能重新看到东西后,继续低头寻找着。

    或许,是自己的生日带来的幸福,孙希然竟然在左前脚一寸处,发现了一块半透明的绿色圆块。

    孙希然的声音有点颤抖:“五六,你快点过来。”她没有回头,皮包骨头的右手朝后面挥挥。

    五六八岁了,不过只有56厘米高,体重也只有20斤。可是,即便如此,在人群中,五六也毫不突出。

    五六赶忙跑过来,想要扶起孙希然的动作就僵硬着,愣愣地盯着地面那个圆块,没有了话语。

    孙希然慢慢直起身,浑身依然无法控制地颤抖着。叹了口气,抬头望望灰蒙蒙的天空,却没有开心的感觉。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足足五分钟过去,五六才回过神来,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大声吼道:“孙奶奶找到了食物制造器,你们快过来。”

    原本一直茫然寻找着东西的所有人,仿佛突然被注入活力般冲了过来。五个人围成一圈,傻傻地盯着地上那个圆块,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仿佛过了许久,又仿佛不过才过了几分钟,所有人突然反应了过来:有痛哭的,有大笑的,有跪在地上感谢上苍的,还有双手撑着膝盖咒骂天地万物的。而五六,慢慢蹲下来,双手紧紧抱住自己的膝盖,把头埋在手臂里,缩成了一个球。
------------

第二节 六个人该何去何从

    唯一的一个女人,那个全身皮包骨头却有个圆滚滚大肚子的怀着孕的光头女人,第一个冲上去,捡起地上那个圆块,迫不及待按了上去。

    绿色圆块发出绿色的圆柱形光芒,越往上,光圈越大。

    当光圈稳定后,绿色圆块上出现了一个翠绿色的圆滚滚的迷你机器人。

    看到这个圆滚滚的身体、圆滚滚的四肢、圆滚滚的眼睛和嘴巴的翠绿色迷你机器人后,所有人都有种震彻心扉的激动:这是传说中的食物制造器!

    有了这个机器后,人们再也不会挨饿了。因为,这个机器,可以用空气中的原子和分子,合成人们所需要的所有的简易食物,那种没有色香味、只能当饱的简易食物。

    机器人的声音很难听,那种富豪们用的汽车急刹车时的刺耳的声音:“面条、馒头、豆浆、白开水,请问,您需要什么?”

    “面条,面条,我要面条。”那个女人已经迫不及待了。其他人没有开口,他们拼命咽着口水,却还是让这个有个圆滚滚大肚子的怀着孕的光头女人先吃东西。无论什么情况下,孩子,都是最应该受到保护和优待的。

    “请问,一两、二两、还是三两?”声音实在太刺耳,耳膜都要破了,可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声音太亲切了。

    “三两,三两,六份・・・不,十二份,来十二个三两。”女人的声音已经激动得破音了。

    “请问,你们准备将面条装在哪呢?”

    那个女人捞起自己破破烂烂的黑裙子:“装这,装这,就装这里。”她已经激动得乱了套了。

    五六比较灵活,跑到周围一个房子里头,找了个铝锅过来:“这里这里,装这里。”

    “好的,请稍等。”机器人圆滚滚的手根本就没有手指,但在屏幕上按的速度却非常快。

    不过两分钟,就从这个光圈里面开始往外倾倒面条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047 6048 6049 6050 6051 6052 6053 6054 6055 6056 6057 6058 6059 6060 6061 6062 6063 6064 6065 6066 6067 6068 6069 6070 6071 6072 6073 6074 6075 6076 6077 6078 6079 6080 6081 6082 6083 6084 6085 6086 6087 6088 6089 6090 6091 6092 6093 6094 6095 6096 6097 6098 6099 6100 6101 6102 6103 6104 6105 6106 6107 6108 6109 6110 6111 6112 6113 6114 6115 6116 6117 6118 6119 6120 6121 6122 6123 6124 6125 6126 6127 6128 6129 6130 6131 6132 6133 6134 6135 6136 6137 6138 6139 6140 6141 6142 6143 6144 6145 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