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沌之死
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未分,世界处在一片混沌之中。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主宰八荒**的神名字叫做混沌。
混沌处在一种最本源的状态,不分彼此,万法归一。它没有眼睛耳朵,身体混沌玄黄,清浊相容,没有任何孔窍。
混沌的神力是世间最本源的力量,无中生有,化生万物,包容万物。唤作太初或者太一。太初之力不分阴阳五行,主生发永恒,万物众生受到太初之气的庇护,不用修炼,生而长生,寿命极长。却不知道有混沌这样一个神。
混沌用造化神器化生万物,但是从不主宰万物。因为它没有眼耳口鼻等七窍,无法辨别善恶、美丑,也听不见是是非非。
宇宙万物对混沌来说都是一样的,光明与黑暗一样,美丽与丑陋一样。不插手任何纠纷,从无厚此薄彼之说。只是用它自身的太初之力庇护众生,让他们健康长寿。
有一天南海之神倏,北海之神忽来混沌的地盘做客。受到混沌的款待,非常同情好友看不见也听不见。他们想到了答谢混沌的办法替混沌开凿七窍,让它能看见这个世界,直观的看到听到世上所有美妙的事物,而不是只能用神识去感受。
混沌没有反对倏和忽给它开凿七窍的建议,因为混沌本来就不曾反对或支持过任何事情。倏和忽一起凿了七天。
前两天凿出了眼睛,混沌看到世间生灵妍媸美丑各有不同,很难再一视同仁。
第三第四天凿出了鼻子,混沌喜欢好闻的味道,厌恶不好闻的,于是太一生发之力也不再平等的分给万物。
第五第六天凿出了耳朵,混沌听到各种赞美蛊惑的话语,几乎遗忘自己是谁。( )
第七天凿出了嘴巴。如果说,是言语的创造让人们之间的最大限度的沟通和倾诉成为可能,那言语的诞生同时也造就了世间最大的误会和蒙蔽。
有了七窍的混沌受到世间生灵的蛊惑,声、色、香、味、身、意,六欲蒙蔽心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自伤。遗忘了当初化生万物,养育万物,却不主宰万物的无私宏愿。当初因为心念纯净无欲无求而获得的世界上最本源最强大的力量太初神力也开始消散。
混沌丢失了自我,陷入沉睡中,太初之气不断消散。
一万八千年之后,太初之气变得十分稀薄。那片原本清浊不分的混沌中,醒来了一个神,叫做盘古。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取的,问诘上古之道,盘根溯源的意思。
盘古的力量继承自混沌,但是和混沌无中生有造化万物的太初之气不同,盘古拥有的是阴阳黑白互相征伐统一的开拓之力。总结起来就是太初生两仪,两仪分阴阳。
盘古厌恶周遭包裹他身体的黑暗和混沌,他喜欢光明和秩序。以自身的一颗牙齿辅以魂魄至阴之气炼制了一件绝世神兵,粗暴的劈开了混沌。后人称之为盘古开天辟地破鸿蒙,那件绝世神兵就是开天斧。
至此,混沌的气息彻底消失,造化神器成了无主之物,遭到众神的争夺。得到造化神器的一方自称神族,力量来自于众生对真善美的膜拜,对神灵的信仰,是一切正义的化身。把争夺失败的同类称作魔族,力量来自于沉浸在悔恨、贪婪、嗜杀等癫狂情绪中的灵魂,是所有邪恶的根源。
失去了混沌太初之气的庇护,众生七情迷乱本性,六欲蒙蔽灵智,寿命大幅度缩短。喜欢以自己为是,他人为非。一点小事也难免争论不休。喜欢美丽的事物,喜欢好听的话语,追名逐利。若有人性格习惯与众不同,往往被视为异类,遭遇众人排挤。门户之见更是根深蒂固,众人常常为了一件稀世珍宝,甚至一个绝世美人就互相杀伐。
天地初开,世界却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中。
上古神族和魔族争夺世界的主宰之权,众生的心智日渐增长,开始怀疑自己对神灵的信仰,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神族因为众生的信仰越来越不坚定,神力衰退。魔族得到越来越多贪婪嗜杀的灵魂的支持,魔力更强。
人类的生存艰辛异常。神魔斗法,常常引发地震洪水等天灾祸及世人。人间各部族为了食物、资源、领地等等也时常争斗不休,横尸遍野。更有洪荒异兽,肆虐人间。
经过一万八千年的争斗,上古神族几乎灭绝;世界濒临毁灭;盘古心力交瘁,忽然怀念刚醒来的时候,在一无所有,却又无所不有的混沌之中安居的日子。
但是世界已经回不到当初那种简单的安宁中。所幸经过一万八千年的坚持,天地间的秩序已经稳定下来,天为阳,地为阴,万物负阴而抱阳。天文、地理、人伦各有其序。日月星辰、山川江海、尊卑长幼都按照他设定的规律发展变化。
盘古用自己的血肉修补了这个濒临毁灭的世界,永远沉寂。
为了生存,妖神和人类强者联手,抵御魔族。
人类若论强健不如妖兽,论寿命不如精怪,论天资不及神魔。然而毅力极强,悟性卓绝,心智坚定。往往修行数十年便可以与千年妖魔相抗衡。更有奇谋妙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连魔神手中的造化神器都被人类用计谋骗来,拿在手中封神屠魔。
从此长生久视不是虚言,斩妖除魔不是妄谈。无数追求长生秘法的人或者上下求索;或者混迹红尘;或者隐居山林。总有那么几个幸运儿,可以凭借通天彻地的修为不老不死。这些亦正亦邪的,行走在光明和黑暗之间的奇人异士。如果兴起,可以御剑飞天,朝游北海暮苍梧。
自从造化神器到了人类手中,宇宙万物的种类开始减少,因为绝大多数人很少在意他们能够创造什么,只在意他们可以得到什么。以往神族和魔族之间那种纯粹比拼法力的争斗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不会动不动就焚山煮海,天崩地裂。但是这样的明争暗斗,反而更加波谲云诡,惊心动魄。
那个得到造化神器的人,把自己凌驾于六道众生之上,凭个人的喜好制定万物法则,宇宙秩序,称尊显圣,索取无度。
造化神器是最本源最纯净的太初之气凝聚而成,为庇护众生安康长寿得享天年、自由自在不失本心,不做**的奴仆而存在。承受不住人心的自私和贪婪,碎裂开来,散落在世界各地,这些碎片就是造化玉碟。
我们的故事就从造化玉碟被一个奇葩妖道从古墓地穴中带出,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开始。
主角出身于庸国公认的最阴险的谋臣之家,受父亲影响,有时候会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阴招损招,其实为人心胸坦荡,是个有趣的人,可以信赖的朋友。
------------
001 一番好意
玄天大陆,千里琨俞山突兀迂回,山下有大河渭川,一碧万顷,水浪接天。小说/
此地原先是个居民不足五十户的小村落。后来庸国大将军李襄阳领兵灭西楚,驻扎此地,得遇仙人指点。一纸草图,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开工建设,到第二日天明之时,一座宏伟雄城傲视天下。
只因坐落于琨俞山之南,渭水之北,风水上以山南水北谓之阳,故称俞阳。俞阳城没别的特点,就是恢宏霸气,城中最窄的街道都可以并行十余辆马车。三十万退役老兵在此地安家落户,城中许多孩子都会挽弓射箭。
二十年朝堂风云转眼即散,此身虽在堪惊。当年的大将军如今已是庸国唯一的异姓王武成王。
身为三朝元老,武成王李襄阳堪称传奇人物时值南朝皇室衰微,天下大乱,盗贼并起,群雄逐鹿。李襄阳逃奴出生,慧眼结识太宗于草莽间。大宗称帝之后,任命老将韩琦为帅,却安排了个少年军师,用了四年时间横扫天下诸侯,一统中原。朝野议论纷纷,军师李襄阳之名遍传天下。其后韩琦封侯拜相,李襄阳弱冠之年告病还乡,重建李氏宗祠。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李襄阳居然是南朝名将李翦幼子。
五年后功臣元老几乎被太宗屠尽,连韩琦也获罪满门抄斩,死前父子曾在狱中相对哭泣,韩永泣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悔不听军师良言!”
韩琦长叹:“昔日牵黄狗,狩猎琨俞,不甘终老山野。如今着眼王侯,机关算尽,欲做一草莽匹夫而不可得,竖子李襄阳倒混的逍遥自在!”
同年六月,太宗驾崩,长子姬平继位,史称仁宗。仁宗启用李襄阳,授兵部尚书衔,兼任太子太傅,李以体弱多病为由,只教了太子一个月就回乡养病去了。
次年九月,仁宗秋狩,不幸坠马,一连数日昏迷不醒。太子欲废黜权宦曹天佑,反被曹天佑联合王贵妃毒死,二人假传圣旨,立王贵妃之子吴王勇当监国太子,吴王年方七岁,朝政被权宦把持。
不出几日仁宗驾崩,九王夺嫡。西楚趁乱出兵,攻占庸国江北十四州。十一月,大将军卫阶战死,江山风雨飘摇。满朝文武终于想起,还有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病痨鬼军师赋闲在家,联名请李襄阳出山。
不除内忧,不足以平外患。
当年手无缚鸡之力的病弱书生布衣上殿,血洗朝堂,击杀权宦曹天佑,废黜吴王。满朝文武的眼珠子都被惊掉了一地,无法接受这种从文弱书生到铁血将军的逆天转变。这人还是一贯的举重若轻,出人意料。抛开几位炙手可热的天子人选,扶持已近不惑之年仍旧默默无闻的皇叔晋王登基,是为昭帝,改年号昭平。
朝局一新,昭宗皇帝表现出非凡的治国才能,亲自监督大军出征所需一应物资粮草,李襄阳无后顾之忧,这才领兵伐西楚。
昭平二年,大军凯旋。西楚皇室俘虏中却少了一名贵妃,传言是李襄阳金屋藏娇。弹劾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入昭宗的御书房,罪状却不止这么一条,什么克扣军饷,什么私建俞阳城,囚禁西楚使节私吞贡品等等十余项。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27
828
829
830
831
832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926